找到相关内容545篇,用时2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法义理(3)

    )等。禅宗祖祖相传,以心印心,见性成佛,直契中道实相、定慧不二,故称祖师。  菩萨要利益众生,度化众生,而自己却心乱如麻,没有定力,就没有智慧。没有定力的人比较容易生起烦恼,如何利益众生呢?故菩萨...进入四,却以为已证悟了四果,当他临命终时,烦恼生起,就以为佛陀欺骗他。他不能忍受佛陀所说的法,误解了。佛法中的涅盘法就是无生法,对此种无生法生起坚定的信心,丝毫没怀疑,称为无生法忍。这样的忍辱才能使...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85447721.html
  • 释见一著:汉月法藏之禅法研究(2)

    504b~c。  [145]中峰明本驳斥当时流行的各种学形式,如其《广录》卷4〈示嗣禅上人〉所载:“....彼此是非,立个名字,唤作如来祖师、平实、杜撰、文字、海蠡禅、外道、声闻、凡夫...抉择“祖师”与提振五家宗旨的关系,似是显现汉月在晚明一片禅净、禅教互融的风气中,保持纯粹禅风的苦心,此是具有非常深刻之时代意义的。  禅宗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确实“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

    释见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5947886.html
  • 明末禅门僧诤与清雍正帝“拣魔辨异”评析

    罚斋等经济手段,惩治那些乱行棒喝者!   与圆悟不同,法藏提倡比较平实、理性的禅风。他主张禅教并用,可以按如来禅依教奉行,也可以依祖师直指人心。提倡参禅、参话头、善用机锋、勇猛精进等,讲究循序渐进...的原因,也与个人恩怨、特别是圆悟有门户之见有关。清雍正帝干预僧诤并且贬制法藏一系,虽有雍正帝个人的学倾向等原因,但关键还在于防止明朝遗民的反清活动,其真实目的是为了封建专制的需要。僧诤的结果和影响,...

    刘元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20448174.html
  • 密宗法义初探

    16),且却即是祖师(17)   一般说来,密净为他力法门,禅宗为自力法门。实际上自他是不二的。一切众生都有佛性,故他力即是自力。但众生虽然有如来智慧德性,因妄想执着,却不能证得。故凡夫与佛又有...)曾总结今世人向往学密之动机往往是:“好奇,求神通,占便宜,找窍门。贪求名闻利养,想当上师,以淫欲心爱慕双修”如此等等。诺那祖师曾慨叹曰:“汝等汉人与我们康藏人不同...

    曾琦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21448201.html
  • 清世宗雍正对永明延寿大师的推崇与评价

    。其一心为宗,诸宗融合,万善同归的思想,奠定了此后中国汉传佛教发展的主流,对中国佛教的发展具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是中国祖师的法眼宗三祖,南宋时名僧宗晓与志磐在颇有影响的《乐邦文类》与《佛祖统纪》中又分别将大师列为莲社与净土教的祖师,此后一致公认并尊奉大师为莲宗(净土宗)六祖。在中国佛教史上一身兼祧影响最大的、净两宗祖师的唯有永明延寿大师一人,可见大师地位之重要与尊隆,影响之巨大而深刻。他...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4248408.html
  • 韩国佛教史略

    义天回国后,丛林衲子,属于台宗者,十有六七,以致禅宗凋零,一学便以唱兴祖师的大责自任。当他以三昧力救治了肃宗王第四王子的重病之后,便受到王室的敬重,睿宗王临终之前要拜他为王师,却被他谢绝了。  坦然大...,智藏是南宗马祖道一的门人,与百丈怀海同时。道义于唐德宗建中五年来华,原来法号明寂。据祖堂集卷十七载:“后到曹溪,欲礼祖师之堂,门扇忽然自开,瞻礼三遍而出,门闭如故,次诣江西洪洲开元寺,就于西堂智藏...

    释圣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5748445.html
  • 唐代宗密及其教会通论

    hellip;…慧能以来的历代祖师及他们的嗣法弟子,按照传承正、旁和前后辈数,既有略传,也收录他们的法语录、偈颂,内容或主顿,或主渐,或讲禅理,或讲修行,大概重点是北宗、南宗、荷泽宗、...  要点是自心本来清净,此心是佛。禅宗诸派的禅法尽管有种种差异,但在这一点上是基本一致的。后世虽另有所谓“祖师”的称法,但并未提出实质性的新内容,只不过是如来清净的不同说法...

    杨曾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2249228.html
  • 小乘顿渐说与大乘之融合

    2001年两岸学研讨会论文集  小乘顿渐说与大乘之融合  释性仁  光明山普觉禅寺讲师  目次  一、前言  二、顿悟说  三、渐悟说  四、渐顿和合说  五、大小乘顿渐之对比及其融合  六、结言...差别。安世高所传的小乘学,侧重于数息行观的精神修炼,认为达到阿罗汉果位也要累世修行,积累功德,后被看成是主张渐悟的一派;支谶、支谦所传的大乘般若学,侧重于义解,直探实相本体,后来被看成是近于顿悟的...

    释性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5649300.html
  • 晓云法师的佛教教育志业—理论与实践

    释晓云,《岛屿岁月.岛屿随笔》,页42。  18 修行法门由原先参公案、话头的祖师,改为教观并重的经藏禅。个性心境由原先“喜独行”的自了汉,渐转为“且向有人行处行”的菩萨行者。参见陈秀慧撰〈回小向大─...之神圣性充满憧憬,于二十二岁即站上讲坛为人师表3。未出家前,便留心于佛教教育之研究4;中年(1958,47岁)依止天台祖师倓虚老法师(1875─1963)出家后,更矢志献身佛教教育5,愿为佛教教育园地...

    陈秀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00449318.html
  • 怎样突破凡圣关

    定为依,而后关心的。六祖之无相,是理入妙道,所以后世学禅者,大多拳拳服座而弗释。  所谓据心之相妙用观心而由行入者,特指六祖所说于动中求不动及临济一系识取无位真人所形成的自在活泼的祖师。六祖一闻《...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一语,义贯全经,总显成佛之要在手遗相观空,故佛有一切诸佛皆从此经出之说。六祖宗《金刚经》,谓离一切相即佛,而倡“无相为体”的清净,亦即是无相,修此禅者,必须无相观心,远离四句,...

    唐仲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20049596.html